□記者章傑核心提示|11月15日,首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在洛陽市拉開帷幕。此次論壇由河南省慈善總會主辦,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協辦,彙集了來自陝西、山東等地的相關人士。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作為河南省唯一一所慈善教育學校歷經五個年頭,為社會輸送了近千名學生,但學校存在著資金短缺、學生生源不足、宣傳力度不夠等難題。對此,相關人士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
  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面臨資金少、生源少、難普惠的難題
  “成立學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為一些家庭貧困、沒機會接受教育的孩子們提供一個上學機會。”
  該校校長賈國彪打了比喻,孩子們內心黑暗的部分就好比城市的違章建築,在這個學校里,他希望通過感恩教育等能將孩子們內心中存在的陰暗進行重塑,讓這些孩子看得到陽光與希望,並將這些溫暖傳遞給社會。
  學校自2009年成立以來,先後培養了上千名學生。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尷尬,如資金短缺、學生生源少,還有許多符合條件的學生還不知道這所學校的存在。
  “學校的運轉資金是最初建校時幾名創辦人集資而來,後期運轉主要靠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資助。”賈國彪說,由於學校採取的是封閉管理,澡堂、地面硬化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器材也亟待補充,資金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局面。
  資金短缺,生源少,難普惠成了學校發展的“頭疼事兒”。
  業內人士匯聚為慈善教育建言獻策
  關鍵詞:堅持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的利民學堂也是一所全免費的學校,該校主要招收14歲至28歲的學員,其中包括當年玉樹地震中致孤、致殘的孩子,以及退牧還草搬到城鎮沒受過教育的孩子,學堂除教授藏文、語文外,還開設了唐卡製作、掐絲培訓等技能培訓課程。
  利民學堂校長求松說,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面臨的難題,他們也在面臨,甚至所有做慈善教育的機構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對此,求松認為,慈善教育是由慈善與教育兩部分共同完成的結果,做慈善需要持之以恆,堅持做,就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明天,而教育是一個目標,需要所有參與的人一起去做,這樣問題就一定能解決。
  關鍵詞:搭橋
  華橋基金會是2004年由葉守璋和一群熱心公益的海外華人在2004年底創辦,併在香港登記註冊的非盈利性組織,主要為國內提供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援助。
  華橋基金會教育項目負責人蔡述進說,幾年前的冬天她到深山裡支教,那裡的孩子手凍成了黑色,與皚皚白雪形成了鮮明對比,可孩子們依然堅持學習識字。“深山裡的孩子需要一座通往外面世界的橋,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他們沒機會。”蔡述進希望,基金會能給山區里的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做好孩子們通往外面世界的一座穩固的橋梁。
  關鍵詞:資源共享
  今年年初,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與安康義工聯合會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建起“安康慈善班”,定向招收安康市的孤殘、家庭貧困的學生。
  安康市副市長杜壽平表示,目前安康市正在著手將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模式複製到安康,讓安康也有慈善職業技術學校,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慈善教育的實惠。“目前,我們是把安康的學生送過來學習。等條件成熟,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兩邊學校的老師調換,實現慈善資源共享,讓更多慈善教育惠及更多孤殘、家庭困難的孩子。”  (原標題:業內人士把脈慈善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v18dvohb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